2019年,因央视《中国诗词大会》而闻名的武亦姝以613分的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,这位满腹诗书、出口成章的00后才女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武亦姝夺冠时才16岁,其渊博的古诗词知识储备,稳定的应变能力,给广大观众留下了难忘的印象,人们纷纷惊叹:她满足了我对古代才女的所有幻想。
她不仅对古诗词有着强大的知识储备,武亦姝还曾经参加过首届“新闻晨报杯”上海市初中生作文实践活动,并在3万余名学生中脱颖而出,获得了网络人气作品投票第一名。她的文字细腻婉约,又充满了丰沛的情感,让诸多学生头痛的作文,在她看来无比轻松写意,甚至乐在其中。
可能有些家长认为,古诗词储备不过是锦上添花,把课内学过的那几首记熟就可以了,其实不然。就像学习英语要培养语感,在学习语文时同样要培养孩子对语言的亲和力,而充满韵律的古诗词就是培养孩子文学素养的不二之选。
著名教育专家尹建莉老师说:“艺术首先需要感知,幼儿学古诗并不重在理解,古诗词平仄押韵,韵律感非常强,良好的感知自然会慢慢形成理解。”
除了央视对传统文化积极传播之外,教育部也开始重视提升孩子的传统文化综合素养。
从2017年9月开始,全国中小学语文教材将统一采用全新的“部编本”。变化最明显的就是增加了古诗词的阅读量。
小学选编古诗文124篇,占全部课文内容的30%。初中选编古诗文125篇,占总量的52%。
由此可见,孩子的传统文化素养是未来语文考核的重中之重。
那么怎样才能给孩子进行国学启蒙呢?
1. 两岁以前,给孩子“磨耳朵”。
接触过英语启蒙的家长都知道,让孩子多听、多“磨耳朵”对于学习一门语言是非常重要的。即使孩子不一定能听懂,但是对养成语言的亲和度是非常有帮助的。而我国古代也有两套培养孩子语感和韵律的启蒙书:《声律启蒙》和《笠翁对韵》。孩子即使不会认字,也不一定能听懂其中的含义,但通过家长的诵读或有声书,也能够增进孩子对语言的亲和度。
2.童谣与诗歌。
最美的语言往往是诗意的,很多我们小时候唱的童谣儿歌也都被打上了时代的印记,像现在流行的口才课程其实也都是源于现代韵文韵语,而孩子语言的输出一定是建立在足够的输入基础上的,没事儿就多念这些经典童谣诗歌给孩子听,配上绘本中的经典插图其实就是一种美育。每个孩子都是一粒种子,他们需要阳光和雨露,更需要吸收养分。如果想让孩子将来笔尖生花,前期一定要输入足够诗意的语言。
3.学龄前,让孩子学习“三百千”。
俗语说:“熟读三字经,可知千古事。”因为它三字一句,韵律感强,所以能让孩子更容易记住。等孩子对事物有一定认知之后,再讲解《三字经》中的道理与典故,使德育、美育、文学思维可以同步进行。《百家姓》与《千字文》相对《三字经》难度更高,可以采用音频+绘本的模式给孩子进行植入。
随着部编版的改革,很多家长和老师都能明显感觉到语文科目难度的提升,尤其是阅读,不单单要求孩子拥有提炼信息的能力,更看重孩子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把握。
不要以为上了小学才需要学认字,事实上,提前让孩子储备识字量,对于语文阅读、组词、看图写话甚至数学读题审题都有着极大的帮助。不仅提高了孩子的阅读能力,还极大地提高了孩子对事物的专注力与理解力。
如果连字都看不懂,自然谈不上兴趣了。反之,如果孩子识字量大,家长就可以更早地开启对孩子阅读习惯的培养。
同时,对于想要冲击名小的家长,识字量更是重中之重。众所周知外小的考核项目除了英语口语、感觉统合、生活习惯等之外,语文部分的理解与表述也是非常重要的,而这需要长期的积累与训练,不是通过短期冲刺班就能弥补的。
因此,如果希望孩子在学龄前进行国学启蒙与文学思维的培养,除了家长需要在家进行熏陶和培养之外,还可以通过更加高效专业的方式充分对孩子的文学素养进行提升吗?
答案就在星华思维文学思维课。
星华文学思维课以文学修养为内核,课程涉及学龄前字词、句式、阅读、口头表达以及国学等学龄前知识,对孩子的阅读能力、思考能力以及文学知识的积累进行培养,为小学阶段的阅读理解与看图写话打下基础。
而课程形式以主持表演、口才提升为媒介,将市面上阅读类与口才类课程相融合,独创“三步走”学习法,让孩子从朗诵、演讲、小主持人、辩论等方面,全方位提升语言组织能力、表达能力与自信力,助力孩子关键期性格养成,提升领导力!
在大语文时代,如何才能让孩子获得语文科目的关键性竞争力,攻克令人头疼的文言文,从容不迫地面对语文学习与考试呢?
星华文学思维课助力孩子国学启蒙,浸润传统文化,无缝对接幼升小,提升孩子阅读能力、表达口才,更有丰富多样的课堂形式、匠心独具的训练方法,让孩子能够敢于表达自己,爱上文学!
星华六一大乐惠,关注我,惊喜不断哦~
(责任编辑:湖北新闻)